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

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体育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体育心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学科。《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课程分支,它又与《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等众多课程有同有异。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体育心理学》是体育教育士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运动意识,熟悉符合心理活动规律的新的教学方法,并掌握测量和提高人的“潜能”的最基本的手段和实验方法。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心理学知识。这门课程具有体系新、内容新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将有助于学生将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知识应用于体育教学实践。

二、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各运动项目要求的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实际操作的能力;理解并记忆核心内容;联系体育实践运用各章节内容;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三、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

绪论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体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学习方法意义以及它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熟悉体育心理学的简史和发展方向,掌握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2.基本内容要求

第一章 体育心理学概述

1.1体育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难点) 1.2学习体育心理学的意义(重点) 1.3体育心理学的简史和发展方向 1.4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重点)

第二章 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的概念与分类,掌握体育活动中的目标设置的重要意义与方法,理解体育活动中团队目标设置的方法。

2.基本内容要求 1.1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 1.2体育活动中的目标设置(难点) 1.3体育活动中团队目标设置的方法(重点)

第三章 运动兴趣和动机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运动兴趣、运动动机的定义、体育学习中的重要意义,理解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与端正运动动机的常用方法。

2.基本内容要求 1.1运动兴趣(重点) 1.2运动动机(难点)

第四章 运动归因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几种归因理论的要点,并能利用Weiner的归因理论对运动情境中的胜败结果进行有效地分析,了解影响运动归因的主要因素,利用归因训练的方法克服运动中的习得性无助感,提高运动中的自信心。

2.基本内容要求

1.1运动中的归因1.2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难点)1.3归因训练

第五章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描述体育锻炼带来的心理效益;了解健康体能是提高生活质量,调节社会应激的重要变量;阐明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机制,了解各种锻炼行为理论,并且对体育锻炼行为的预测因子有一定的认识;描述影响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对体育锻炼的消极影响有初步的认识。

2.基本内容要求

1.1体育活动的心理效益  1.2体育活动的坚持性(难点) 1.3体育活动行为的理论、预测及干预(重点) 1.4体育活动的成瘾行为(重点)

第六章 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唤醒或焦虑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理解唤醒水平如何影响运动表现的主要理论观点与假设及引起赛前焦虑的主要原因,了解唤醒或焦虑水平测定的一般手段和方法。

2.基本内容要求

1.1应激、唤醒和焦虑的定义(难点)1.2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1.3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重点)1.4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重点)

第七章 心理技能训练概述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心理技能的概念,了解运动员的心理技能及中国优秀运动员的心理技能特征,心理技能的测量。

2.基本内容要求

1.1心理技能与心理技能训练1.2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重点)1.3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重点)

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运动技能的概念、组成和基本特征,熟悉运动技能的分类、测量与评价,理解运动技能形成的理论、阶段和途径,及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如何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训练,运动技能迁移的理论、原则、测量与评价,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

2.基本内容要求

1.1动作技能概述1.2动作技能形成的理论与过程1.3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难点)1.4动作技能的学习与训练1.5动作技能的迁移(难点)

第九章 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方法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学会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了解设计体育教学环境的心理学方法和手段,掌握体育教学过程中问题行为控制的方法,能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评价体育课堂学习。

2.基本内容要求

1.1体育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1.2体育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的心理学原理(难点)1.3体育教学环境心理(重点)1.4体育课堂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评价

第十章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个别差异;了解针对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策略。理解智力的结构及其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掌握非智力因素的概念、内涵;理解影响体育差生学习的心理因素;了解提高体育差生学习效果的方法。

2.基本内容要求

1.1体育能力的差异(难点)1.2智力因素的差异1.3非智力因素的差异1.4体育差生的心理(重点)

第十一章 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和康复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理解导致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因素及其作用;认识应激对运动损伤发生的影响;了解运动损伤发生后的心理反应;掌握运动损伤心理康复的主要方法;

2.基本内容要求

1.1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致因(难点)1.2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重点)1.3运动损伤的心理评估1.4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综合应用)

第十二章 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以及任务凝聚力与社交凝聚力的区别,团体凝聚力的概念模型,团体凝聚力的测量方法,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团体凝聚力与运动成绩、运动表现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一些提高团体凝聚力的途径和方法。

2.基本内容要求

1.1团体凝聚力的概述1.2影响团体凝聚力的因素(难点)1.3团体凝聚力与运动表现(重点)1.4团体凝聚力的发展(重点)

第十三章 体育运动中的领导行为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领导心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理解教练员领导行为的概念与特点,教练员的领导功能与作用,教练员的影响力及其权威体系建立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教练员领导方式及其特点及其启示。

2.基本内容要求

1.1领导概述1.2教练员领导行为概述(难点)1.3教练员领导行为分析(难点)

第十四章 运动中的攻击性行为

1.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运动中的道德形成与发展,熟悉攻击性行为的定义与分类,理解攻击性行为的理论,掌握降低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方法

2.基本内容要求

1.1运动中的道德形成和发展1.2攻击性行为的定义与分类1.3体育运动与攻击性行为1.4降低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方法

四、本课程实践、实习要求与能力要求

1、通过教学,教育学生热爱体育教育事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

2、通过学习课程,为今后从事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与应用基础,能对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心理学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使学生了解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简史、发展方向和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等,掌握运动参与的心理动力和体育教学心理,提高学生对涉及体育心理学中教学和训练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4、了解体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一些基本测量手段及其方法的原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以及对事物具有客观地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五、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法

(一)课堂讲授:由于体育心理学理论性强,因此应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启发式教学,做到概念清楚、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既注重基本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

(二)实验教学:以个人或小组完成实验的质量,由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给予优、良、中、合格、不及格五个档次的评分。并结合实验考勤、实验报告三项得分的平均值,占20%记入该课程结业成绩。

(三)教学辅导:任课教师要随时接受学生的提问,并进行定期辅导,依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对教学内容,方式进行必要的改进。适量布置一些课外思考题,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本课程成绩是以百分制计算,为了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并培养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考试包括:

1、笔试(占60%):考试内容为基本知识与综合分析能力;

2、实验课部分(占20%):实际操作10%,实验报告10%;

3、平时表现(占20%):平时作业,课堂回答问题,考勤等内容。

最后评定出本课程总成绩。

 

    课程名称:篮球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体育教育

    《篮球》课程与《生理学》、《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教育学》、《心理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等学科存在内在的横向理论知识的联系。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篮球》课程是系统地讲授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培养篮球技战术水平、篮球教学与裁判能力的一门课程。本课程是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是一门主干课程。该课程的开设符合体育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方向,遵循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篮球教学的基本方法;提高篮球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的运用能力,并具备篮球教学和竞赛组织的基本能力。

、教学章节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重点和难点

(一)理论部分

第一章 现代篮球运动概述

本章教学重点:篮球运动的起源和演进

本章教学难点: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演进

1、篮球运动的起源

2、篮球运动的演进

第二节 现代篮球运动特点及发展趋势

1、现代篮球运动特点

2、篮球运动发展趋势

第三节 其它形式篮球运动

1、小篮球活动

2、三人制篮球

第二章 篮球技术分析

本章教学重点:投篮技术、一对一个人攻防技术

本章教学难点:投篮技术、基础配合

1、篮球技术基础动作(基本手法、基本步法)

2、投篮技术(原地投篮技术、行进间投篮技术、跳起投篮技术)

3、获得球技术(接球技术、抢篮板球技术、抢断球技术)

4、支配球技术(传球技术、运球技术)

5、一对一个人攻防技术(有球一对一个人攻防行动、无球一对一个人攻防行动)

第三章 篮球重点规则及人裁判法介绍

本章教学重点:违例、犯规

本章教学难点:犯规

第一节 篮球重点规则

1、违例(出界、运球、带球走、3秒、5秒、8秒、24秒、球回后场)

2、犯规(圆柱体原则、垂直原则、合法防守位置、合法和非法掩护、阻挡和撞人、居中策应、双方犯规、技术犯规、违反体育道德犯规)

第二节 人制裁判法

1、裁判员选位和区域分工(前导裁判责任分工、追踪裁判责任分工)

2、裁判员手势和违犯的宣判程序(违例宣判的手势和程序、犯规宣判的手势和程序)

第四章 篮球教学步骤与方法

本章教学重点:篮球技术教学步骤

本章教学难点:篮球教学方法

第一节篮球教学步骤

技术教学步骤(掌握技术动作方法→学会组合技术→提高对抗技术)

第二节 篮球教学方法

1、常规方法(示范讲解法、练习法、纠正错误的方法)

2、现代方法(指导发现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

(二)技术部分

本章教学重点:急停、双手胸前传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持球突破、防守有球技术、抢篮板技术、一对一对抗技术

本章教学难点:原地单手肩上投篮、一对一对抗技术

1、移动技术:基本站立姿势、起动、变向跑、侧身跑、急停、滑步、后撤步

2、传接球技术:双手胸前传球、摆脱接球

3、投篮技术:原地单双手投篮、行进间单手低手投篮、急停跳起投篮

4、运球技术:原地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5、持球突破技术:持球交叉步突破技术

6、攻击性防守技术:防守有球队员、防守无球队员

7、抢篮板球技术:抢防守篮板球技术

8、一对一对抗技术:有球对抗技术

、本课程实践、实习要求与能力要求

1、实践能力培养的内容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是教学能力、裁判工作能力等。

2、能力培养的方法、手段

1)通过课堂讲授、观看录像、实践操作,使学生基本掌握篮球技战术教学法,培养学生教学组织能力。

2)教学实践中,有计划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准备活动实习,要求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准备活动后由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全面评定。

3)通过课堂教学比赛、裁判实习,培养学生技战术运用能力及组织比赛与裁判工作能力。

五、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与考核方法

本课程考核成绩采用百分制。其中技术考试占50%,理论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50%。

1.理论:闭卷考试

2.技术:包括达标和技评,投篮占50%(其中成绩50%分,技评50%);行进间“V”形运球上篮50%,(其中成绩50%,技评50%)。

1)投篮

A. 五点移动单手肩上投篮(男生)

在左右0度角,左右45度角及罚球线后,离篮圈4.5米处取5点投篮点,每点投3个共15个。

B. 罚球线后定点投10个球(女生)

技评:

持球动作;身体协调性;手臂动作;出手手型;节奏,命中率等。

2).一分钟行进间“V”字形运球上篮(男、女同)

在边线与中线交叉处左右各选一点为标志点,考生由右边开始运球上篮须投中,如不中需补篮到中为止,而后运球到左边标志点转身折回运球左手上篮(女生不要求),左右两边交换运球上篮各中篮两个。

技评:

1身体协调性;2运球;3节奏;4脚步动作;5手臂动作,